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云”牵手助力文化和旅游“出海”远航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遇到了危机与挑战,文旅行业首当其冲,相关活动多从线下转到线上。得益于近年来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云”演出、“云”展览、沉浸式娱乐等线上活动悄然兴起。这些活动不仅帮助文旅行业渡过难关,也为促进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启示。文化和旅游部于今年2月,面向全国启动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工作,遴选以数字化创新实践赋能文化...
2022-11-03
疫情暴发至今的三年里,旅游行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数字化和信息化已到达新高度,成为了旅游业从“自救”到“发展”的重要一环。景区数字化转型分为“渡难关”和“谋发展”两个层面。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告诉,从数字化转型看,通过电商、直播销售门票和景区周边商品,以及在限量出行的背景下通过线上预约提高客流量的举措,都属于“渡难关”类型。“谋发展”则意味着景区按照自身定位,采取各类数字化手...
2022-11-03
旅游行业在过去所实行的“门票经济”也在逐步地被“体验经济”所取代。旅游产业元宇宙:数字化旅游思变篇一、引言旅游产业,一般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人类何时开始的旅游活动,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定论,但真正意义上旅游产业,是19世纪中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
2022-10-26
数字IP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22年9月27日是新冠疫情影响下的第3个“世界旅游日”。受大环境影响的旅游业在重振雄风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中,旅游产业不断探索,形成了新的经验与发展方向。“重新思考旅游业”作为本次“世界旅游日”的主题,不仅是疫情抛给世界的难题,也是给到中国的考卷。而数字游戏IP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网络新秀,在助力文旅产业发展与重...
2022-10-11
仅2021年密室、剧本杀的行业规模便达到170.2亿元。数字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最强驱动力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也将加快数字化发展、数字政府建设等列为当前的重点任务。如今,数字化成为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也为全面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开辟了新境界。面对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复杂性、易变性趋势更加明显,要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则需要树立“数字治...
2022-10-11
你想观看人艺70周年院庆线上展演吗?你想到SoReal蛟龙号载人深海模拟体验器打个卡吗?……2022年服贸会将带你一站式饱览这些文旅新热点。8月25日,记者从2022服贸会相关新闻发布会获悉,此次服贸会九大专题展之一的文旅服务专题展将于9月1日至9月5日在首钢园展区1号馆和2号馆举行,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融合优势,围绕“元宇宙”和“数字化”两大高频词,带观众领略数字技术加持下文化创...
2022-09-04
7月26日下午,由江苏省旅游学会夜游经济与数字技术分会组织的题为“元宇宙概念下的数字夜游架构”的数字文旅沙龙在宁举办。30多位学者专家、技术骨干、领军企业代表参会。为更好聚焦数字文旅现状,主办方特意安排参会人员会前体验了网红打卡地——“幻境世界”。该项目号称“南京首个超级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真实的体验感如何?数字技术如何进军数字文旅?数字文旅产品如何产生价值回报? 沉浸,从视觉特效到身...
2022-08-07
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14日从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近日与激情五月网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商业航天高新技术的应用,携手打造太空旅游等太空经济新业态,促进国家航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航天博物馆、航天体验园等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满足大众沉浸式、体验式的定制化旅游需求,共同推动亚轨道载人旅游计划,充分发挥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产业的...
2022-07-20
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增加天津等6个城市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近日,“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全部搭建完毕并顺利上线,标志着天津市首家旅游景区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全态业务落地。2022年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增加天津市等6个城市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建行天津市分行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研究掌握相关政策,主动对接“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积极营销为其开立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
2022-07-15
“大家在给兵马俑拍照时记得关掉美颜相机,可不要把国字脸的秦俑拍成瓜子脸了……”陕西人气导游“冰蛋”以诙谐幽默的讲解风格走红抖音,拥有847万粉丝,发布视频获赞达7210万次。冰蛋本名叫张斌,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让受疫情影响不能到现场参观的游客,远程享受更具趣味性和持久性的“沉浸游”。旅游业作为聚集性、流动性行业,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发力云上旅游、推出数字藏品、打造文旅IP、布局智慧文旅…...
2022-06-22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的约六万件文物将“重现”在人们面前。6月15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互动娱乐合作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探寻文化遗产展示的新技术、新模式。“数字藏经洞”是实验室的首批项目之一。1900年,敦煌藏经洞石破天惊。在不足7平方米的洞窟中,出土了4世纪至11世纪的约六万件文物。有“国际显学”之称的敦煌学,就是以这些用汉文、藏文、吐蕃文等文字写成的...
2022-06-18
“数字藏品有唯一的编号,将限量版收入囊中,很有成就感。”有人说,万物皆可“数字藏品”。文物、门票、潮玩、盲盒、卡牌、艺术创作、摄影作品、表情包……或许都可以制作成数字藏品。每一个组合都是一种新的创造,每一个设计都闪烁着青春灵感的光芒。6月6日,“航天青年数字徽章”上线即秒空,彰显了广大青年对中国航天以及数字藏品的热情。数字藏品的主要玩家是90后、95后,它为何能让年轻人如此“上头”?90后数...
2022-06-09
当前,5G、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技术、新场景日新月异,为智慧景区建设提供了良好技术支撑。过去5年来,顺应游客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发展形势,山东进一步完善功能、丰富内容、加强推广、深化应用,发挥信息化在旅游服务中的作用,在智慧景区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负责人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对于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开放要求,提升旅游景区服务...
2022-06-08
最近,文旅业在元宇宙又爆出个大新闻。注重于XR业务开发的当红齐天不仅打造了全国首家5G+XR大型线下主题乐园祥云·SoReal螺乐园,还与首钢集团合作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以VR/AR和工业遗存相结合的国际文化科技乐园“首钢一号高炉·元宇宙乐园”。除此之外,当红齐天还创办了大型VR主题乐园王府井SoReal超体空间、上海迪士尼小镇SoReal超体空间、文化科技主题乐园暨爱国主义教育体验中心……XR...
2022-05-3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5G、AR、VR等数字化科技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数字经济”已经慢慢成为众多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许多地方的“数字文旅”再发力,AR、VR技术被应用到旅游当中,给人沉浸式体验,从而提升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影响力。可见,科技是手段,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载体,“科技+文化+旅游”赋予了文旅新玩法。“科技赋能文旅”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无上龙门》,这是一个5D...
2022-05-23
5月20日,优地科技自主研发升级产品——优小妹M6配送服务机器人正式上市,并举行了线上直播发布会。 回顾过往,2016年,优地科技首次推出应用于酒店场景的室内配送机器人“优小妹”;2021年9月,优地科技发布了优小妹M5,其在以往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体积更小、负重能力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 如今,优小妹M6迎来正式上市,作为优地科技力推的新一季产品,她将给酒店带来哪些价值提升?作...
2022-05-21
4月6日下午,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广东旅控”)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数字人民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数字人民币领域的合作。这是顺应潮流之举,推行两年有余的数字人民币正快速进入旅游行业。数字人民币再扩容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也就是人民币纸钞的数字化版本。在实际生活中,数字人民币具有国家背书、有法定的偿还能力,同比特币等等加密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与第三方支付也不同。中国人...
2022-04-18
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旅游行业要深入贯彻数字化发展理念,让智慧旅游服务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分别从实现手段和服务目标等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智慧旅游发展做出了规划。前者提出,以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后者提出,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
2022-04-12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文化旅游的内容形式已经从简单的观光转变为沉浸式体验,文旅夜游项目需要做到整合消费场景元素,让游客体验更多的场景,从而产生个性化的消费,刺激景区周边产业链循环。没有场景就没有消费,场景体验是多么重要,是吸引年轻人的产业链场景,通过尝试更多突破性技术,提供更多精彩的场景项目,塑造令人着迷的沉浸式体验和令人震撼的艺术氛围,然后为文化旅游提供便捷体验的方案。此外,为了满足他们的视觉...
2022-04-10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护红色资源,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做好红色文化传播,数字化应用备受关注,肩负着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责任和使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环境近年来,促进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频繁见诸政策,逐年细化,思路愈加清晰。中共中央办公厅、...
2022-04-01
|
|